9月8日,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广东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裴光在主题发布时表示,十年来,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总量全国首位。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广东银行业资产、存款、贷款、净利润,保险业资产、保费、赔付支出、承保利润8个主要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服务实体经济
截至7月末广东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万亿元
裴光表示,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广东制造业贷款余额超3万亿元。基础设施贷款余额2.8万亿元,有力支持港珠澳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服务业贷款增长2.5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5万亿元。辖内绿色信贷余额1.3万亿元,增长7倍;外贸企业贷款余额超万亿元,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裴光表示,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合8部门出台广东版“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助力4000万新市民在南粤扎根。大病保险惠及7508万人;城市定制医疗险辖内20个地市全覆盖,保障水平全国领先;车险综合改革后保障水平翻番,农险保额增速连续两年全国第一。此外,落地全国首个区域性重疾表,率先试点跨境理财通、跨境医疗险、湾区重疾险,首创跨境车险“三地保单一地购买”。全国唯一实现外资银行地市全覆盖,港澳银行机构数量全国第一等。
“坚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根本性任务。”裴光介绍,实现重点城商行“精准拆弹”,完成33家高风险机构“脱险摘帽”。辖内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8500亿元,不良率下降0.4个百分点。从严打击乱象,扭转脱实向虚,银行业贷款占总资产比重提升22个百分点。
助力乡村振兴
农险十年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7000亿元
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裴光介绍,广东银保监局着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广东样本”。十年来,非珠三角地区银行业保险业资产增长140%,比珠三角地区(不含深圳,下同)高12个百分点。截至今年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1.88万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7%,连续十年保持正增长。农业保险十年来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7000亿元。
广东银保监局促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结构。以农信社改制为契机,引导珠三角农商行帮助粤东西北农信社补充资本超150亿元,用三年时间化解历史包袱1300多亿元,全面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
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粤东西北地区基础设施贷款余额3153亿元,十年来增长近200%。创新开展高标准农田设施综合保险,承保农田7.3万亩。政策性农房保险覆盖率达99.28%。在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创新“银行+财政+企业+农户”模式,支持2830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保险近两年风险保障金额年均增速达80%,主要险种超200个。
大病保险覆盖7508万城乡居民,全国首创的巨灾指数保险赔付12.4亿元。
支持大湾区建设
“跨境理财通”交易达1.18万笔12亿元
裴光表示,广东银保监局在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制度创新上,通过推动出台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意见,出台支持横琴合作区建设21条措施,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理财和资管中心建设,探索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推动全国首个区域性重疾表落地,累计为10万人提供风险保障超360亿元。
推动大湾区简政放权实现“由少至多”“由点及面”“线下至线上”的“三步跨越”。目前,银行支行和保险支公司及以下机构和高管的主要准入事项已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报告或备案,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初具规模。广东银保监局充分运用对外开放、CEPA框架、自贸区等政策优势,推动重大金融要素平台建设,支持国内首个航运保险要素交易平台建成上线,实现线上无纸化、流程化再造、跨部门整合三项创新。支持多元化金融机构“引进来”,鼓励地方金融机构“走出去”。辖内港澳银行营业性机构数量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大湾区金融产品创新日趋活跃。“跨境理财通”试点顺利落地,成为全国实施个人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要实践,目前已支持26家机构成为试点银行,累计交易达1.18万笔12亿元,有效拓宽了三地居民的跨境投资渠道。首创“三地保单一地购买”,累计承保港澳跨境机动车辆4.99万辆次;首创“医保一站通”业务,累计为4.55万名港澳客户办理医保参保业务等。(全媒体记者王楚涵、赵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