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鲁网11月5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冯成成 程英)近日,青岛市即墨区潮海街道车家沟自然村一处门头房出租项目在青岛农交平台完成线上竞价交易,起拍价16.1万元/年,最终以17.5万元/年成交,较基准价上浮比率达9%,合同期内为村集体增收4.2万元。这一成果是潮海街道探索农村集体资产“阳光交易”模式的生动实践,标志着农村产权流转从“熟人圈”向“互联网+”的成功跨越。
破局传统:“互联网+产权交易”激活集体资产价值
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因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难以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自去年起,潮海街道主动对接青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为辖区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提供规范、公开、高效的全流程指导,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路径愈发通畅。
通过平台的网络竞价功能,交易打破地域限制,吸引更广泛市场主体参与。车家沟村门头房出租项目便是典型案例,多轮线上角逐充分挖掘资产价值,其超额收益成果直观体现了市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认可。同时,交易全程留痕可追溯,有效规避矛盾纠纷,让集体资产交易在阳光下运行。
规范护航:全流程管控筑牢集体资产“防火墙”
潮海街道聚焦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管理,通过细化操作标准、明确管控要求,构建起覆盖交易准入、竞价角逐、合约签订全环节的闭环规则体系,为农村集体资产安全交易筑牢“防护屏障”。平台推行的“竞拍不见面”模式,让意向方无需线下奔波,仅通过线上渠道即可参与公平竞价——这一举措不仅从机制上保障了交易的公开透明,更从源头规避了非市场化操作、暗箱操作等风险隐患,真正将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与村集体合法权益落到实处。
下一步,潮海街道将在资产资源100%上平台的基础上,持续深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质增效”。重点优化流程细节,搭建交易后续服务跟踪机制,确保每笔交易从启动到办结全程合规、透明高效,切实巩固“阳光交易”成果,为村集体经济稳步壮大筑牢制度支撑。
责任编辑:刘亮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