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持续霸屏A股。
12月5日,多只A股“中字头”央企涨停,盘面上,以“中字头”股票为代表的国企改革概念股成为市场热点,大金融、大基建等方向强势领涨。包括千亿市值的中国联通,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油资本均在其中。
那么,中字头股票为何受市场青睐?监管方面有何提示?
中字头持续“起舞”
国有上市公司近期高光时刻不断。
回顾本轮中字头个股的上涨,实际上在11月初已经开始启动。随后,11月2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提出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中字头个股上涨迎来加速。
到12月2日晚,上交所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制定完成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和《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涉及央企上市公司的主要举措有三方面:一是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二是服务助推央企进行专业化整合;三是服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在该消息刺激下,隔一个周末后12月5日开市中字头个股再度迎来暴涨,东财中字头概念指数涨幅高达4.61%,在全市场所有概念板块中涨幅第一。其中涨停个股达到9只,创业板个股中铁装配涨幅则达到16.67%。
这样,自11月启动以来,东财中字头指数已经从5700点附近来到6800点上方,涨幅已经达到19.65%。这段时间,国有上市企业相关概念股涨幅普遍可观,据统计,364只央企标的(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或实际控制人为央企名录企业)中,约有超250只个股实现上涨,占比近七成,此外,上涨企业数量环比也有所明显提升。
其中,中字头个股涨幅最为明显,中交地产、中油资本、中国海诚、中铁装配、中国交建、中国联通、中成股份、中青旅、中材科技、中国铁物、中直股份、中环装备、中水渔业、中油工程、中盐化工、中国铁建、中国电信、中国中铁、中粮资本等涨幅均超过10%。中交地产涨幅达到60%,在一众个股中涨幅最为突出。
为何掀涨停潮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近期中字头股票板块持续走强,主要有三大因素支撑:一是国企上市公司盈利稳定;二是国企上市公司分红普遍较高,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三是国企上市公司估值低,特别是银行板块,具备估值中枢提升空间。
上市国有企业持续上涨,与监管连日发声、推出实质举措有着直接关系。
一方面,今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提出,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次月5日,易会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度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他表示,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统筹推进一揽子关键制度创新。
另一方向,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已全面开启。截至目前,证监会以及交易所均提出了最新的行动方案(2022-2025)。在证监会推出的方案内提到,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业务整合,将更多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国有企业及其上市公司的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实施的收官之年,国务院国资委年内推出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央企在3年内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打造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培育一批专业优势明显、质量品牌突出的专业化领航上市公司。据观察,目前多家央企已制定完成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
监管给蹭热点、炒概念敲警钟
多项积极因素催化国有上市公司估值修复,上涨空间或打开。但与此同时,有受访的市场人士明确表示,借国企估值修复预期,试图“鱼目混珠”抬高身价的乱象也需警惕,尤其是蹭热点、炒概念等行为,这或存在借频繁短线交易获利的不当目的。
据了解,上市央企核心标的主要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或实际控制人为央企名录企业为主,部分央企标的还与地方国资,地方政府挂钩,而部分国有上市企业概念股则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关系、主要来往客户合作,企业隶属等多类关系加入到这一阵列中来,而这些“子集”合成广义上的央企概念股。
因此,上述市场人士表示,在标的范围广泛的情况下,或有部分企业通过非主营业务强行蹭热度,炒作相关国企概念,抛出与国有上市企业相关的信息至二级市场,以此间接实现市值的提升,当市场的热情消退的时候,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对此乱象,监管不予姑息。证监会表示,将加强对“蹭热点”“炒概念”以及上市公司相关方操纵行为的监控处置和打击力度。上交所称,将加大自律监管,突出坚守监管主责主业。上交所表示,将开展投机炒作整治专项行动,多措并举遏制“炒差”“炒概念”痼疾。
不难发现,时至今日,国有上市公司依然存在部分问题,例如公司治理不到位、投资者关系维护不够等等,因此推进国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接力赛”,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整体而言,经历了过去这些年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上市央企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杠杆率明显下降、激励机制更为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如今,伴随着一揽子配套政策的出台,为国有上市公司估值修复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