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公募基金华夏基金将发生重要股权变更。
6月28日晚间,中信证券(600030.SH、6030.HK)披露,公司收到天津海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海鹏”)的来函,拟协议转让其所持有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基金”)10%的股权,拟交易对价为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2.87亿元。
作为华夏基金的控股股东,中信证券却放弃了此部分股权的优先购买权,并表示暂不考虑增持华夏基金。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在已经对华夏基金享有绝对控股权的情况下,中信证券放弃继续增资,或是在为其他下家让路。
资料显示,华夏基金是国内头部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21年末,华夏基金旗下已上市交易的非货币类ETF共60只,占据市场1/10份额,管理规模2460亿元,排名行业第一。
2021年,华夏基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净利润23.12亿元,两年间整体增幅分别达到101.5%、92.5%。
整体估值半年相差近百亿
6月28日晚间,中信证券披露,公司收到天津海鹏的来函,拟协议转让其所持有华夏基金10%的股权,拟交易对价为4.9亿美元。
目前,华夏基金的股权结构为:中信证券持股62.2%,为第一大股东,二三大股东POWERCORPORATIONOFCANADA(加拿大鲍尔集团)和MACKENZIEFINANCIALCORPORATION(麦肯齐投资公司)持股比例同为13.9%,天津海鹏持股10%,为第四大股东。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1月,IGM旗下公司麦肯齐投资公司就曾以人民币9.36亿元的价格收购华夏基金3.9%股权,加上此前24亿元收购的10%华夏基金股权,麦肯齐投资公司合计斥资33.36亿元,使得其对于华夏基金的持股比例达到13.9%。
同期,IGM的母公司加拿大鲍尔集团也宣布,将收购华夏基金3.9%股权,加上2011年已经获得的10%股权,加拿大鲍尔集团对于华夏基金的持股比例也达到13.9%。
今年年初,IGM宣布,麦肯齐投资公司拟斥资11.5亿加元,收购加拿大鲍尔集团持有的华夏基金13.9%股权。值得关注的是,IGM是麦肯齐投资公司的母公司,加拿大鲍尔集团也是IGM的母公司,换言之,此次收购完成后,麦肯齐公司将合计持有华夏基金27.8%股权。不过,此笔收购目前正在经过证监会审批。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五年内的几笔收购中,华夏基金的整体估值都存在较大差异。在2017年麦肯齐投资公司收购增持华夏基金股权时,华夏基金整体估值约为240亿元。
今年年初的交易中,麦肯齐投资公司给出的11.5亿加元对价,折合人民币约为59.9亿元,此时华夏基金的整体估值约为431亿元。
而此次天津海鹏对于所持华夏基金10%股权的出售价格为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2.87亿元,对应华夏基金整体估值约为328.7亿元,这与年初麦肯齐投资集团给出的估值相差约百亿。
中信证券推进独立申请公募牌照
第四大股东清仓出售所持华夏基金全部股权,但中信证券作为大股东却并没有增持意向。
中信证券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公司作为华夏基金股东,享有标的股权的优先购买权。经综合考虑,公司拟放弃标的股权的优先购买权,暂不考虑增持华夏基金股权。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在已经对华夏基金享有绝对控股权的情况下,中信证券放弃继续增资,或是在为其他下家让路。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适度放宽同一主体持有公募牌照数量限制,公募“一参一控一牌”正式落地,即同一集团下的证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银行理财子等资管机构均被允许申请公募牌照,包括头部券商等在内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将可以同时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机构。
上述新规为中信证券独立申请公募牌照扫清了障碍。今年2月,中信证券宣布拟全资设立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承继中信证券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并将涉足公募基金业务,相关事项还在审批中。
作为公募基金龙头的华夏基金,近年来自身表现较为优异。资料显示,华夏基金是1998年成立的首批公募基金管理人之一。截至2021年末,华夏基金本部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1.66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1.04万亿元;机构及国际业务资产管理规模人民币6232.32亿元。
据相关媒体报道,华夏基金在ETF领域具有绝对优势,截止至2021年末,华夏基金旗下已上市交易的非货币类ETF共60只,占据市场1/10份额,管理规模2460亿元,排名行业第一。
从盈利能力上来看,2019年至2021年,华夏基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9.77亿元、55.39亿元、80.1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亿元、15.98亿元、23.12亿元,区间整体增幅分别达到101.5%、92.5%。(记者蔡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