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我国十年来“打通内外贸,构建双循环”成果,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8%;2021年,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56%和70%;201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内外贸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扩内需促消费取得新进展。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8.8%,消费多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模式不断创新。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1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9倍,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10年来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农村网络补短板,累计支持1489个县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212个。2021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221亿元,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城市商业增特色,推动建设428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动就业50多万人,服务社区居民800多万人。带动社会投资135亿元。开展了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2021年,23条全国试点步行街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0.2%、16.7%。流通效率上台阶。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为14.6%,较2012年下降了3.4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10年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量连创新高,从2012年的24.4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1年的39.1万亿元,增量高达14.7万亿元,这个数字接近2009年全年的进出口总值。2018年突破了30万亿元大关,紧接着2021年又接近了40万亿元的关口。国际市场份额也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去年的13.5%,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从201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我国逐步建立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相衔接的国内经济管理体制,内外贸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内外贸市场准入和货物跨境流动障碍大幅减少,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外贸发展新动能不断激发
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体现在量质齐升和结构优化上面。出口商品结构更加优化,机电产品唱主角;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经贸合作互利共赢;贸易伙伴多元发展,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合理;外贸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外贸发展的新动能不断激发,竞争的新优势加速形成。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6.05万亿美元,服务贸易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56%和70%。2017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贸易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新兴市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一般贸易方式在出口中的占比,分别比2012年提高6.2、5.9、20.1、12.7个百分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较2021年增长122.1%,服务贸易逆差创十年新低。创新动能加速释放。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5年增长近10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规模7年增长7倍。
2021年,我国出口21.73万亿元,其中,包括手机、电脑、集成电路等在内的机电产品就占了12.83万亿元,接近60%,而包括服装、鞋帽及箱包玩具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只有3.94万亿元,占18.1%。由此可见,我国出口主导产业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反映了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断提高。2021年,我国进口17.37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51.2%。2021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了56.7万家,其中民营企业47.6万家,外商投资企业8.2万家。从进出口规模看,民营企业2019年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2021年进出口值的占比达到了48.6%,接近半壁江山。
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这些传统市场贸易伙伴的地位稳固,上述贸易伙伴2021年合计占我国外贸的38.3%。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拓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与上述贸易伙伴进出口占比由2012年的22.2%提升到2021年的26.2%,其中,近两年东盟连续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21年的29.7%。
我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2013年至2021年,我国与沿线国家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增长了73%。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丝路电商”成为新的亮点,一批海外仓在沿线国家建成投运。贸易通道建设稳步推进,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5万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多个城市,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辐射“一带一路”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加快建设,已经与13个沿线国家签署7个自贸协定。(记者 徐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