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紫金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选举朱鸣担任副董事长一职。一则人事变动或许并不足以引发强烈的关注,但这已经是紫金银行继今年1月份董事长变更后的第二次高管迭代。
能者居之,不管谁扛起了紫金银行这个担子,横亘在眼前的难题却着实不小。紫金银行原是由南京市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四家信用社于2011年联合组建,其主要辐射范围在江苏省。在成立的8年后登陆A股主板市场,也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省会城市农商行。
但这样看似光环笼罩的头衔并未给紫金银行带来太多的高光时刻,随着财报的逐年发布,紫金银行的股价也如过山车般急转直下。截至3月23日收盘,紫金银行股价为3.05元/股,市值111.7亿元,而2019年刚上市时股价曾一度涨至11.5元/股,此后一路下跌,跌幅超7成。
为什么紫金银行的股价会缩水至此?作为上市企业,紫金银行又会以各种方式应对市场的质疑?强监管时代的来临,紫金银行要如何破局重生呢?
多次收罚单,高管变动频繁
不到4年的上市时间里,紫金银行的内部管理因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频繁收到监管层的罚单。
2019年紫金银行城中支行因存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被江苏银保监罚款60万元人民币。
同年,紫金银行科技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被江苏监管局罚款30万元人民币。监管处罚并不仅限于这两次,甚至还收到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警告,被罚款188.8万元,原因在于违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毫无疑问,这些处罚并未能完全规范紫金银行的内部管理。今年年初,紫金银行镇江分行因个人经营性贷款“三查”不尽责,被镇江监管分局罚款40万元人民币。
多次罚款的背后是紫金银行在人事管理上的动荡,不同管理者上位所执行的战略方针、管理方式都有本质区别,而这样的变化无疑也不能够更好的给予市场信心。
2019年紫金银行副董事长黄维平因个人原因被相关部门要求配合调查,不能正常履职,随后正式辞职。据了解,黄维平是紫金银行的元老级人物,在紫金银行还未成立时便任职江宁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
虽然紫金银行方面表示黄维平的离职并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但也还是对股价的稳定性产生了冲击。随后紫金银行高管的职务变动几乎每年都会发生,2020年董事长张小军先生因为到龄不再担任,汤宇成为公司的董事长。而2021年11月15日,紫金银行又发布公告称汤宇因工作调整不再任职该行董事长,赵远宽成为该行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
除了银行一把手的频繁更替之外,紫金银行其他的高层岗位也频频变化,2021年11月监事长也曾发生更换。不过随着朱鸣担任副董事长的靴子落地,紫金银行的组织架构也在不断完善,但今后是否还会发生频繁换届的情况不得而知,不过能肯定的一点是,这必将左右着紫金银行未来的命运。
业绩增速趋缓,表现不亮眼
业绩作为股价最强有力的支撑,对股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自上市以来,紫金银行的业绩表现一直算不上乐观。
今年1月28日,紫金银行发布了2021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紫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5.02亿元,同比增加0.25亿元,增幅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16亿元,同比增加0.75亿元,增幅5.20%。
从这份业绩快报来看,紫金银行只是微弱增长,不论是营收增幅还是净利润增幅都在上市银行排名垫底。
仔细分析去年四个季度业绩,《机构投资家》注意到紫金银行前三个季度营业持续减少。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3.08亿元,同比减少5.57%。
营收数据上的下探对紫金银行的压力不言而喻,且直接提现到了股价上。作为一家年轻的A股上市银行,目前为止紫金银行依然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困境。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稳定股价。
股价低迷,触发稳股措施
2022年3月,紫金银行在上交所网站发表了《关于稳定股价方案实施进展的公告》,公告指出因公司股价触发实施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公司确定采取由在公司领取薪酬的时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股票的方式履行稳定股价义务,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7.3万股。
这已经不是紫金银行第一次触发维稳股价的措施了。早在2021年4月份就曾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并于11月23日实施完毕该稳股方案。不过从当前来看,稳股措施并未给紫金银行的股价带来多大的起色。
一般来说,企业认为公司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时会回购股份提升股价,重振市场对企业的信心,但前提是该市场的空间或者后来价值足够引起投资者的兴趣和信心,但紫金银行的股价一直以来基本处于低迷状态,对投资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