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第一股“星期六”又收警示函。因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发现,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期六”)在2018年存货数据以及2019年存货数据保存方面存在违规行为,“星期六”于近日收到了广东证监局对其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于洪涛、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刚的警示函。
公司回应:在途差异未及时告知会计师
近日,广东证监局发现,“星期六”在2018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于审计机构开展存货监盘前发现有关门店实物存货数量与财务系统数据存在差异,为了消除存货数据差异,“星期六”于2019年3月从成都仓向西安有关门店集中调送29980双鞋,存货监盘结束后又将相关货物运回成都仓。此外,“星期六”未建立业务系统数据定期备份机制,未能提供2019年存货调动相关的基础数据及原始凭证。
面对广东证监局的质疑,“星期六”在公告中解释称,目前公司的业务系统只保留近一年一期的数据,故业务系统未保留2019年及以前年度存货数据。西安10个店的实物存较财务存数据少的29980双鞋系前期成都仓有调货给上述各店的单据没有及时将货物发出,而形成的在途影响。财务部要求成都仓将货品运到西安并配发各店,但因时间较为仓促,调送的产品不能与业务系统单据中信息一一对应,加之后续业务调整,盘点结束后将调送的产品再次调回成都仓。“星期六”强调,上述调退货业务是系统内部的调配,不会因此产生会计差错。
记者梳理发现,这也不是“星期六”高管第一次被出具警示函。Wind数据显示,2020年8月15日至2022年2月15日,“星期六”共计出现14次违规处罚。董事长兼总经理于洪涛、财务总监李刚曾分别于2020年11月19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批评,2021年2月24日被广东监管局出具警示函。
2021年预亏逾4亿元
成立于1993年的“星期六”,在鞋业领域深耕了28年。2009年,“星期六”凭借鞋履业务成为在国内A股上市的首家鞋业公司,旗下拥有“星期六”“索菲亚”等时尚女鞋品牌,被誉为“女鞋第一股”。
上市之后的“星期六”稳步发展,2013年鞋履营收高达18.44亿元,拥有品牌连锁店2363个,其中,自营门店1868个。但好景不长,2015年起,传统的经营渠道与模式受到新业态、新模式的猛烈冲击,“星期六”引以为傲的线下销售渠道受到线上渠道冲击。也是在这一年,“星期六”开始战略转型,进行了多笔收并购。
转型后的日子似乎并不好过。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3000万元至645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1000万元至61500万元;同时,两家收购的新媒体子公司营业收入均出现大幅下降,预计未来盈利能力仍将继续下降。
记者注意到,“星期六”的股价从2020年的高点34元,一直降至目前的17.92元,股价接近腰斩。
放弃鞋履业务还剩什么
记者注意到,“星期六”从201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剥离鞋类业务,并于2017年斥资3.6亿元收购两家新媒体公司,转型互联网广告领域。2022年1月19日,“星期六”宣布,公司拟转让全资子公司“星期六”鞋业100%股权。大幅亏损完全剥离制鞋业务之后,“星期六”还剩下什么?
根据公告内容,此番剥离鞋类业务后,“星期六”将专注于互联网营销业务的发展,专注品牌授权、品牌管理、供应链服务的“轻”资产运营方式。
其实,关于互联网业务,“星期六”已布局多年。2017年,“星期六”成立深圳微速仓科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承接现有的物流业务;同时成立北京奥利凡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动时尚IP孵化运营平台的建设。同一年,“星期六”先后收购时尚锋迅和北京时欣两家国内时尚新媒体公司;2018年收购遥望网络。而“星期六”互联网业务营收占比也从2017年的不足10%到2021年上半年的超70%,呈逐年增长趋势。
但并不是布局的所有互联网业务都能实现盈利。“星期六”在公告中称,同样为互联网业务的时尚锋迅及北京时欣两家时尚新媒体公司的营收规模及净利润水平均大幅下降,拟计提商誉减值1.8亿-2.7亿元。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星期六”完全抛弃制鞋业务的重资产走向互联网业务的轻资产,并非明智之举,风险很大。一个品牌的打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投入,放弃它只是一瞬间,授权品牌管理看起来是很轻,但只剩下品牌的同时,是在透支过往品牌美誉度的剩余价值,对于真正做品牌的企业而言这是杀鸡取卵,舍本逐末。
他表示,一旦失去主业,上市公司就失去了灵魂和价值认同,也不会被投资者所认可。应该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不该随波逐流跟随热点。(极目新闻记者徐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