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音频公司喜马拉雅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而在今年5月,喜马拉雅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不过最后终止。从数据来看,喜马拉雅近三年营收虽然呈持续上涨的趋势,但是其净亏损三年累积已超过20亿元。有行业人士认为,音频市场其实不如视频行业那样显性,但这两年由于资本的介入和音频企业冲击IPO,行业迎来更多的新入局者,这也意味着争夺“声意”的竞争会更激烈。
内容渠道成本居高不下
此次赴港上市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喜马拉雅2018-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14.8亿元、26.97亿元、40.76亿元,呈持续上涨的趋势,但增幅在放缓;与此同时,同期净亏损分别达7.55亿元、7.47亿元、5.39亿元,合计三年亏损逾20亿元。
招股书披露,今年上半年喜马拉雅营收同比增加55.50%至25.10亿元,但上半年继续亏损3.23亿元,同比亏损还在扩大。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喜马拉雅上半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加了近一倍之多,达到12.33亿元。喜马拉雅方面称,销售及营销开支主要用在渠道推广、品牌推广、广告以及支付分销商及其他平台的佣金。
除了营销开支大增,喜马拉雅的营业成本也居高不下。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营业成本一直是喜马拉雅最大的成本开支,占据其总支出的50%以上。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内容创作者的收入分成和购买版权的内容成本。据招股书披露,喜马拉雅与140家出版商合作,并且还与德云社、吴晓波等演艺团队或作家合作,以此搭建内容护城河。
但是大量合作会带来高额的内容成本。招股书显示,2020年喜马拉雅支付给内容创作者和签约方的收入分成达到12.9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为32%,而购买版权的内容成本为2.55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6.30%。
车载音频或成为新方向
招股书数据显示,喜马拉雅2018-2020年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5480万、8230万及1亿。值得注意的是,车载设备等IoT用户活跃度三年间同比增长率从78.60%进一步提升至96%。上半年,喜马拉雅平台的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达到1420万,较2020年同期增长65.50%,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付费率约为12.80%。
数据显示,喜马拉雅目前已经与阿里、百度、小米、华为等企业达成合作。此外,70多家车企也植入了喜马拉雅的车载内容。截至今年6月30日,通过智能音箱、车载音频等IoT终端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访问喜马拉雅的月活跃用户有1.51亿。灼识咨询资料显示,上半年,喜马拉雅移动端用户共花费8478亿分钟收听音频内容,约占中国所有在线音频平台移动端收听总时长的70.90%。
值得注意的是,喜马拉雅并未披露此次港股IPO拟募资金额。但对于募集资金投向,喜马拉雅称计划将IPO募资用于丰富内容库、继续激励内容创作者在平台创作优质内容,加大研发投入、提升AI及大数据能力,以及潜在的战略收购等。(记者林曦实习生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