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7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率江苏省代表团,赴陕西榆林考察并参加苏陕合作座谈会。期间,江苏与陕西两省省委书记共同调研了苏陕两省合作24年来最大的项目——恒力(榆林)煤化一体化产业园推进情况。
这是一个总投资1350亿元,可实现“从一块煤到一匹布”全产业链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煤化工项目,也被称为中国投资最多、占地面积最大、产业链最全的煤化工园区。此前,恒力集团曾在大连长兴岛投资740亿元建设了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石油全产业链布局。
煤炭和石油互为替代品,二者市场价格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恒力集团若建成油化工、煤化工两大基地,一方面可借原料多元化、产能协同等优势冲抵产业风险;另一方面,也要面对煤价与油价波动所带来的两大产业和基地之间风险如何平衡的考验。
千亿投资
“恒力将把榆林项目,作为集团新时期践行高质量发展新的发力点,牢固树立‘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建设理念,守住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全力将项目打造成全球煤化工行业示范项目。”面对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的联合调研,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说。
吸引江苏与陕西两省高层目光的,是正在筹建中的中国最大的煤化工项目——恒力(榆林)煤化一体化产业园。此前,国内最大的煤化工项目,是陕煤集团的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
而此次恒力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打破了这一纪录:从规模上看,恒力榆林煤化工项目规划投资1350亿元,陕煤集团项目总投资1200多亿元;从年加工原料煤能力上,恒力项目是2000万吨,陕煤则为1500万吨。
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以纺织工业起家,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精对苯二甲酸)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员工达12万人。
榆林市招商服务局的一名官员介绍,该项目最初是在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前后开始与恒力集团进行接触。期间,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曾专门到访恒力集团总部江苏苏州,寻求投资合作的可能。随后,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赴榆林实地考察。
陕西榆林2019年生产原煤4.64亿吨、天然气176亿立方米,分别占到全国当年总产量的12.39%、10.16%,成为中国产煤第一大市。
近些年来,在环保重压下,工业企业纷纷以天然气取代燃煤。可中国又是产煤大国,由此将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煤化工开始成为煤企、煤城转型的主要方向。仅仅在榆林,就有四个千亿级煤化工产业集群。
一轮考察过后,陈建华认为,陕西榆林煤炭资源丰富、煤化工产业完备,这正适合恒力集团建设煤化一体化项目,并全部在当地转化为下游精细化工、聚酯及纺织产品,将企业产业链“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延伸至“一块煤到一匹布”。
2020年1月19日,陕西省委书记、省长在西安会见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一行,双方签署了恒力集团(榆林)煤化工产业园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6月12日,恒力集团与榆林市人民政府、榆神工业区管委会正式签署投资合作协议,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落地。
按照规划,恒力(榆林)煤化一体化产业园将由江苏恒力集团投资1350亿元,重点建设恒力(榆林)煤化工产业园和恒力(榆林)纺织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加工原料煤2000万吨,实现从煤制烯烃、芳烃到精细化工、PTA、聚酯、化纤和纺织新材料加工深度一体化融合。
榆林市招商服务局上述官员介绍,目前整个项目尚在前期可研的编制和论证阶段,配套煤矿初步确定为西湾露天煤矿。由于项目规模庞大,选址、用水、环保手续等具体事项进展缓慢,迟迟未能确定。此次,陕苏高层会晤、考察,有望全面推动这一项目进程。
恒力集团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恒力集团现已紧锣密鼓开展前期工作,与国内外近50多家专利商和7家工程设计单位组成工作组,研究工艺与产品方案、生产总流程。但截至目前,
该项目的产品结构、产能情况、实际资金情况尚未明确。
按照原定的施工进度,恒力在榆林的纺织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计划今年9月取得项目用地批复,开展场地平整,12月开工建设;煤化工产业园项目计划今年11月取得首批项目用地批复,开展场地平整,2021年6月开工建设;整个项目预计2024年实现全面达产。
按照初步测算,项目全部投产后,可产出900万吨精细化工、聚酯化纤及纺织产品,其中高端化工品及新材料产品约500万吨,将实现年产值1500亿元、利税450亿元,可安排2万余人就业。
煤与油的风险平衡
筹建中的恒力(榆林)煤化一体化产业园,是恒力集团打造的第七大生产基地,其他6个基地位于苏州、大连、宿迁、南通、营口、泸州。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恒力集团在大连长兴岛投资740亿元,建成了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石油炼化项目,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炼化产业布局。“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到“从一块煤到一匹布”,源头迥异却“殊途同归”。如今恒力集团却要以近乎两倍的投资,搭建起另一条纺织产业链。
恒力集团一位相关人士解释,从原料来源看,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企业原油大多须从沙特、俄罗斯远程进口,且国际油价波动巨大,企业经营风险水涨船高;而中国是产煤大国,煤炭供给更有保障,西北煤价相对较低,随着煤化工技术日趋成熟,煤炭的利用率日渐提高,投建煤化工基地,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平稳。
2019年恒力集团旗下恒力石化(600346)年报显示,该公司主要产品成本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PX、PTA主要原材料来源于石油,因此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给行业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涤纶长丝的主要原材料PTA和MEG均为石油制品,受石油价格的影响,近年来PTA和MEG的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PTA和MEG等主要原材料的成本约占涤纶长丝生产成本的85%左右,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对涤纶长丝行业的影响较大。”
事实上,恒力集团早已开始布局煤化工。
去年,恒力石化年报显示,恒力石化“开展煤制烯烃升级示范,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适度发展甲醇制烯烃、丙烷脱氢制丙烯,提升非石油基产品在乙烯和丙烯产量中的比例,提高保障能力”“积极促进煤制芳烃技术产业化,推进原料路线多元化”……初步尝试的结果为“产业园区内煤化工、炼油、化工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形成高效业务与成本协同”。
煤化工与油化工之间,尽管原料不同,下游产品却存在很大程度的重叠。多年前,中国诸多煤企,因国际油价高涨曾掀起了煤制油的热潮。彼时,神华集团与兖矿集团都在榆林投下巨资建设煤制油基地,欲打通煤与油之间的阻隔。
可是,当煤炭产业要去分食石油产业的蛋糕,必然会遭受石油产业兴衰起伏的市场冲击。按照兖矿集团当时的测算,煤制油每吨成本大体上与50美元/桶原油进口价相当,即国际油价在50美元/桶之上,煤制油才能有利润。后来,国际油价长期走低,耗资千亿研发的煤制油技术,也陷入长期亏损。
煤炭和石油互为替代品,二者市场价格有着密切的正相关性。恒力集团若建成油化工、煤化工两大基地,一方面可借原料多元化、产能协同等优势冲抵产业风险;另一方面,也时刻面临着煤价与油价波动所带来的两大产业和基地之间的风险如何平衡的考验。
金联创煤化工高级分析师荆常婷认为,油价与煤价相比,油价往往波动更大。如果国际油价在高位徘徊,煤化工就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也能够规避原料的市场风险;如果国际油价长期走低,煤化工生产的与油化工相同的产品,就势必面临着巨大的成本考验。
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看来,在中低油价下,现代煤化工并不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在不考虑碳税的情况下,一般认为,当国际原油价格分别高于45美元/桶、50美元/桶和60美元/桶时,煤制烯烃项目、煤制乙二醇项目和煤制油项目才具备成本竞争力,并且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走高,现代煤化工的成本竞争力不断增强。
同时,现代煤化工项目资源消耗强度大、污染物排放强度也较高,对项目所在地的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支撑条件要求较高。中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逆向分布特点较为突出——北方煤炭资源富集省区,恰恰水资源相对匮乏且生态环境脆弱,大型煤化工项目对区域环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荆常婷指出,恒力生产基地设在西北,但市场大多在东部沿海地区。恒力油化工在沿海有着水运优势,西北布局的煤化工项目可以获得煤炭成本优势,但运费成本势必较高。(记者 种昂)